当前位置:大洼高中 > 新闻资讯 > 学校资讯 >

学校资讯

考生关注|再搞不清学习与考试的区别就晚了!

来源:金太阳教育 日期:2022-12-26

 01 
化“被动接受”为“主动参与”

      绝大多数同学对考试的认识还远远不够,还停留在以“被迫吸收”的方式为主,往往“主动出击”的很少。

      虽然很多同学因为考试、课业负担抹杀了学习的兴趣,但面对高考,要求我们必须化被动接受知识的“学生”为主动参与考试的“考生”。


      仔细观察身边那些尖子生我们会发现,他们喜欢主动钻研学科,(特别是试题),并把钻研上升为一种兴趣。

 02 
善于关联与思考

      我们要真正站在考试的角度上出发,思考为什么要这么做,站在出题者的角度看问题,他问什么,我们答什么,关注问题本身。

      作为“考生”的思考步骤,应该是:

      根据题目所给条件,找出哪条路能通到结果。


      题目给出了什么信息?需要我们求什么?要想求这个结果,上一步前提是什么?罗列出来后再看这一前提的满足条件还缺什么,直到题目条件能够代入。

      这就是利用题目本身求解的过程,才是考生要做的事。

      在过程中掌握做题的规律技巧,并把这些方法带到下次做题当中去,去验证你的思维,形成一种解题方法,解决大多数题,这才是从不会到会,从会到做对。

      学习没有捷径,考试是有捷径的,当大家用一套思维做出了许多题的时候,看到考题,自然而然地会根据题目来判定做题方向,从而达到快速做题的效果。


 03 
保持客观性

      什么是客观性?就是假设别人没说,你就不知道。

      本着客观审题原则,题目字面给的啥意思就照着这个意思做就没错。尤其是英语阅读,很多人题目完全看得懂,但是一主观联想,就错了。

      一个合格的考生?首先抓住考试的本质,在考场上始终要保持客观性,即试题问什么,我们答什么。

      比如:

      问:一天没吃饭了,我要大吃一顿。这句话说明了什么?

      A:一天没吃饭,我饿了
      B:我正在大吃一顿
      C:我一天至少吃一顿

      选A的就是习惯性主观,题目告诉你一天没吃饭,但并不表示我饿了,所以不对;C答案看似很不合理吧,但是从字面意思来看,题设中的主人公目前来看就是一天至少要吃一顿,这就是客观,因此选C。

 04 
高效做题

       不要恋战 

      当你浪费了太多的时间而没有充足时间做答后面的题时,你会慌张或者马虎,导致很多如审题不清、漏掉知识点等不必要的错误出现。因此不要恋战!不要恋战!合理分配时间才是最理智的做法。


       选择题、填空题 

      解选择、填空题的基本原则是“小题不可大做”。

      ① 做选择题力避两种倾向:
      一是一味抢时间、求速度,这样势必导致审题不严,思考不周密,从而出现不应有的失误;

      二是速度过慢,太过谨慎小心,甚至反复徘徊不敢选。

      ② 选择题审题要细,一定要看清选是还是选非,可以在题目的正确与不正确等这样一些字眼上加上着重号。

      ③ 做选择题要有一次成功的意识,既注意考点设置,又要凭借题感。

      如有二选一时干扰性极强的情况,也一定要在认真辨析的前提下,定下一个预选答案,这时可在题号前打一个问号,以备做完后有针对性地检查。

      ④ 选择题每做一题,在题号前写明答案,最好不要在选项上打勾,这样可能导致填涂失误;也不要选定一个便手忙脚乱在卡上填涂一个,这样会阻碍思维。

       主观题 


      因为现在都是进行网上阅卷,在答主观题时一定要有强烈的规范意识:

      ① 是书写规范,卷面整洁:

      答题卡上不允许书写潦草,乱涂乱画。找到解题方法后,书写要简明扼要,快速规范,不拖泥带水。(最基础的,无需多说,重要性自行体会)

      ② 是对号入座,按题号在规定的矩形框内作答:

      绝对不能张冠李戴甚至私自改动题号,这样会导致扫描无效,判分为零。

      ③ 是要点分明,表述规范:

      语文主要是诗歌鉴赏与现代文阅读中的一些题型,一定要据分值设定要点,先观点后阐释;作文尤其注意开头和结尾。


      理科把主要方程式和计算结果写在显要位置,像数学、物理评分是按步给分,关键步骤不能丢,但允许合理省略非关键步骤。答题时,尽量使用相应学科符号,分布列式,不要跳步。

      文综方面要注意按要点阐述。

      组织层次化,有效分层标清答题序号;
      表述术语化,使用学科术语,准确命中答案;
      编写完整化,材料阐述、解读分析、结论拓展等要完整。

 05 
科学反馈 以考促学

       总体把握,对症下药 

      及时对试卷进行系统分析,仔细研究对试题的整体掌握情况。

      反思出现的错误问题,做出相应的调整对策:

      比如,哪些错误是因为粗心大意;哪些错误是因为记忆模糊,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充分吸收知识点;哪些错误是因为真的不会.


      根据占比情况,计算得失分率,以此数据为依据,使自己对学情有一个掌握,

      针对考试的整体分析,以及现阶段的学习实际,制定个性化的计划,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和进度,减少非智力因素的丢分。

      对症下药,才能不断地进步。


       错题订正,一一攻克 

      将卷面上出错的试题重新订正,分析在考试过程中出错的原因,争取自主做出该错题,写出解题思路或过程;无法自主解决的题目,标记出来,请教老师细讲。

      之后将错题统计到错题本上,掌握其中的规律和方法,有利于自己以后的审查,对自我的学习发展有一个长期系统的认识。

写在最后

      前面提到的是一些通用的技巧,当然,“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”,每个人的情况不同,最适用自己的方法也不尽相同,大家根据实际情况学习调整。

      最后,请记住考试考查的是能力思维并重,这里只想表达一个概念:科学做“考生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