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词汇是语言建构的基本材料,是语言中最丰富、最活跃的部分。词汇教学是语言教学的基础,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。但是,目前的高中语文词汇教学现状存在一些不足: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泛化,教学方式单一,考查机制不完善等。词汇教学处于一个重要却不被重视的尴尬境地。
关键词:高中语文;词汇教学;语言文字运用
引言
关于语言文字运用的语文词汇教学有助于教师更新词汇教学观念,改进教学方法,提高教学能力。在实际教学中,有较多教师忽视词汇教学。更新教学观念,掌握多种形式的词汇教学方法,改进词汇教学评价的方式,有利于改进词汇教学现状。通过这一研究和探索,期望能为语文教师提供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,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。
1 高中语文词汇教学问题呈现
事实上,学生在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时词汇贫乏,词汇实际运用能力不强,不是一个新形成的问题,而是一个一直都存在的老问题。从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到,这种问题的形成虽与语文学习的外部环境不无关系,但语文教学自身的责任也同样是不可推卸的。
1.1 课程标准重视语言积累,但词汇教学目标较泛化
迄今为止,语文教学界对词汇教学的目标都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共识,词汇教学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教学体系,教学的标准也比较模糊。在过去的教学大纲和现行的语文课程标准中,对词汇学习的要求也较含糊,缺乏量化的认识,对学生应该掌握哪些词语、掌握多少也没有相应的规定。
1.2 教材中编排了一定的词汇知识,但内容较零散
教材在编排的时候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词汇教学,对于词汇的知识内容和练习安排得较少,而且形式比较单一,缺少创新。教材上的练习安排如此,那么课堂上老师们对这些练习的落实情况如何呢?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能有多高呢?结合笔者个人的学习经历和见习经历来说,我们的语文课堂一般都是根据教材的内容来进行的,课本上出现什么词,就学习什么词,每篇课文后面的练习题老师也不一定都讲,有时间又很重要的内容就讲,没时间的就布置学生自主解决。学生也不一定全都能把这些学习任务完成的,上完语文课后很快又要接着上其他的课程,等到上完课后,可能已经忘记这一项任务了。这样一来,我们的词汇学习可能连课本上仅有的一点练习都没法很好地完成了,更不用谈如何积累更多丰富的词语、运用到我们的实际需求中了。
1.3 教师对词汇教学不够重视
从小学到高中,学生学习的内容越来越多,视野逐渐开阔,词汇学习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,词汇教学应该是越来越受到重视的。然而,在现实中,随着年级的升高,语文词汇教学的有效性却在不断下降。建国以来,中小学语文教学经历了多重改革,从课程理念到教学方法都取得了卓著的成绩,也探索出了一大批新颖独特、大胆的教学方法。但在这个过程中,有些教师和研究者在认识上出现了一些偏差,例如,一些老师认为在高中课堂中不应花大量时间在解释词义上,应从文章整体内容出发,否则就犯了“肢解课文”的毛病。
1.4 词汇教学方式比较单一
由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不明确,评价标准的模糊,在实际教学中,很多教师不自觉地忽略了词汇教学这一板块,缺乏相应的教学策略,没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积累词汇的习惯,或认为这是高中生课后自主学习的任务,教师不用过多干涉。没有引导学生作词汇运用的训练,即使有相关训练,方法也较简单粗暴,或简单记忆词义,或完成与教材内容配套的练习。以致学生虽认为词汇学习重要,却找不到方法,不知道该掌握哪些词汇,用力甚少,需要用词时方懊恼为什么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想法。单一的教学方法,一方面导致学生对课内的词语掌握不牢固,另一方面,课外积累的词语也很少。
2 改进高中语文词汇教学实践的策略
2.1 遵循学生言语能力发展的规律
在接受学校教育的过程中,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言语能力和思维能力是有区别的,具有一定的阶段性。如学生到了高中阶段开始从少年向青年转变,生理和心理都处于一个迅速变化的过渡时期并渐趋成熟。在这个时期,社会意识对他们的影响日益增长,在思维发展上更加严密,语言表达的书面色彩更加浓厚。一方面,他们渴望独立,希望自己能像“成年人”一样理性看待事物,试图用更为复杂严密的语言来表达自己日益丰富的思想。另一方面,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也正处于一个过渡时期,由感性逐渐走向理性,能用理论作指导来分析各种事实材料,从而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领域。在这个阶段的学习中,他们不再满足于对现成经验材料的简单记忆,对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追求能对经验材料作出理性说明,寻求材料间的联系和规律,用概括的观点将材料连接起来。
2.2 改进课文词汇练习形式,“理解”与“运用”相结合
笔者认为,词汇的“练习”不应仅停留在文言词的词义理解与辨析上,于理解的层面停滞不前,而应多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,结合现实生活,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,调动学生学习词汇和词汇运用的积极性。课文篇目的选择上,在保留优秀经典篇目的基础上,可以增设一些文质兼美的时文,使学生可以接触多种类型的词汇,保持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。在课后习题的设计上,除了基本的词义理解,还应增设一些与课文语言特点、词汇运用相关的具有启发性和开放性的题目,满足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的需求,激发其主动探索的求知欲望,让学生在思考和表达的过程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。如可以精选文中的一些精彩词语,要求学生利用给出的词语充分展开联想,探索词语间的差异,用所给出的词语开展微型写作或片段写作。
2.3 制定词汇教学计划,将随机教学与有计划教学相结合
在实际词汇教学中,教师应该将随机教学和有计划教学结合起来。所谓随机教学,就是紧密结合课文的讲解或作文、练习的讲评来进行有针对性的词汇教学。如学生积累采取的是“随文学习”法,不按照一定的序列和阶段;词语练习是“因文布点”,或词语解释,或词语辨析,不求面面俱到;词语知识的讲解是“因人而异”,不懂才讲,不求知识体系的完整。随机教学有它的优越性,也有它的局限性,它灵活轻松,流于随便,因而也不够扎实。我们的目前词汇教学便是主要以随机教学为主。我们的词汇教学要改进,需要教师有计划地使用词汇表或以词汇专题的形式进行词汇教学。但是我们的语文教材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,缺乏词汇表便是其中一项。教师也可以借此鼓励学生建立适合自己的词汇表,利用它来实施有计划的词汇教学。
3 结束语
由于笔者教学实践经验不足,理论水平有限,文中的内容和观点难免有疏漏和片面,所提出的词汇教学优化策略也不够完善,无法将每一个方法都指出具体的操作要点,仅作思路以供参考。
参考文献:
[1]王芳.寻找语文教学的源头一重视词汇教学[J].教育教学研究,2011(05).
[2]杨海霞.中学语文词汇教学漫谈[J].中学语文,2010(04).
关键词:高中语文;词汇教学;语言文字运用
引言
关于语言文字运用的语文词汇教学有助于教师更新词汇教学观念,改进教学方法,提高教学能力。在实际教学中,有较多教师忽视词汇教学。更新教学观念,掌握多种形式的词汇教学方法,改进词汇教学评价的方式,有利于改进词汇教学现状。通过这一研究和探索,期望能为语文教师提供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,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。
1 高中语文词汇教学问题呈现
事实上,学生在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时词汇贫乏,词汇实际运用能力不强,不是一个新形成的问题,而是一个一直都存在的老问题。从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到,这种问题的形成虽与语文学习的外部环境不无关系,但语文教学自身的责任也同样是不可推卸的。
1.1 课程标准重视语言积累,但词汇教学目标较泛化
迄今为止,语文教学界对词汇教学的目标都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共识,词汇教学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教学体系,教学的标准也比较模糊。在过去的教学大纲和现行的语文课程标准中,对词汇学习的要求也较含糊,缺乏量化的认识,对学生应该掌握哪些词语、掌握多少也没有相应的规定。
1.2 教材中编排了一定的词汇知识,但内容较零散
教材在编排的时候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词汇教学,对于词汇的知识内容和练习安排得较少,而且形式比较单一,缺少创新。教材上的练习安排如此,那么课堂上老师们对这些练习的落实情况如何呢?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能有多高呢?结合笔者个人的学习经历和见习经历来说,我们的语文课堂一般都是根据教材的内容来进行的,课本上出现什么词,就学习什么词,每篇课文后面的练习题老师也不一定都讲,有时间又很重要的内容就讲,没时间的就布置学生自主解决。学生也不一定全都能把这些学习任务完成的,上完语文课后很快又要接着上其他的课程,等到上完课后,可能已经忘记这一项任务了。这样一来,我们的词汇学习可能连课本上仅有的一点练习都没法很好地完成了,更不用谈如何积累更多丰富的词语、运用到我们的实际需求中了。
1.3 教师对词汇教学不够重视
从小学到高中,学生学习的内容越来越多,视野逐渐开阔,词汇学习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,词汇教学应该是越来越受到重视的。然而,在现实中,随着年级的升高,语文词汇教学的有效性却在不断下降。建国以来,中小学语文教学经历了多重改革,从课程理念到教学方法都取得了卓著的成绩,也探索出了一大批新颖独特、大胆的教学方法。但在这个过程中,有些教师和研究者在认识上出现了一些偏差,例如,一些老师认为在高中课堂中不应花大量时间在解释词义上,应从文章整体内容出发,否则就犯了“肢解课文”的毛病。
1.4 词汇教学方式比较单一
由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不明确,评价标准的模糊,在实际教学中,很多教师不自觉地忽略了词汇教学这一板块,缺乏相应的教学策略,没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积累词汇的习惯,或认为这是高中生课后自主学习的任务,教师不用过多干涉。没有引导学生作词汇运用的训练,即使有相关训练,方法也较简单粗暴,或简单记忆词义,或完成与教材内容配套的练习。以致学生虽认为词汇学习重要,却找不到方法,不知道该掌握哪些词汇,用力甚少,需要用词时方懊恼为什么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想法。单一的教学方法,一方面导致学生对课内的词语掌握不牢固,另一方面,课外积累的词语也很少。
2 改进高中语文词汇教学实践的策略
2.1 遵循学生言语能力发展的规律
在接受学校教育的过程中,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言语能力和思维能力是有区别的,具有一定的阶段性。如学生到了高中阶段开始从少年向青年转变,生理和心理都处于一个迅速变化的过渡时期并渐趋成熟。在这个时期,社会意识对他们的影响日益增长,在思维发展上更加严密,语言表达的书面色彩更加浓厚。一方面,他们渴望独立,希望自己能像“成年人”一样理性看待事物,试图用更为复杂严密的语言来表达自己日益丰富的思想。另一方面,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也正处于一个过渡时期,由感性逐渐走向理性,能用理论作指导来分析各种事实材料,从而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领域。在这个阶段的学习中,他们不再满足于对现成经验材料的简单记忆,对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追求能对经验材料作出理性说明,寻求材料间的联系和规律,用概括的观点将材料连接起来。
2.2 改进课文词汇练习形式,“理解”与“运用”相结合
笔者认为,词汇的“练习”不应仅停留在文言词的词义理解与辨析上,于理解的层面停滞不前,而应多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,结合现实生活,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,调动学生学习词汇和词汇运用的积极性。课文篇目的选择上,在保留优秀经典篇目的基础上,可以增设一些文质兼美的时文,使学生可以接触多种类型的词汇,保持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。在课后习题的设计上,除了基本的词义理解,还应增设一些与课文语言特点、词汇运用相关的具有启发性和开放性的题目,满足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的需求,激发其主动探索的求知欲望,让学生在思考和表达的过程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。如可以精选文中的一些精彩词语,要求学生利用给出的词语充分展开联想,探索词语间的差异,用所给出的词语开展微型写作或片段写作。
2.3 制定词汇教学计划,将随机教学与有计划教学相结合
在实际词汇教学中,教师应该将随机教学和有计划教学结合起来。所谓随机教学,就是紧密结合课文的讲解或作文、练习的讲评来进行有针对性的词汇教学。如学生积累采取的是“随文学习”法,不按照一定的序列和阶段;词语练习是“因文布点”,或词语解释,或词语辨析,不求面面俱到;词语知识的讲解是“因人而异”,不懂才讲,不求知识体系的完整。随机教学有它的优越性,也有它的局限性,它灵活轻松,流于随便,因而也不够扎实。我们的目前词汇教学便是主要以随机教学为主。我们的词汇教学要改进,需要教师有计划地使用词汇表或以词汇专题的形式进行词汇教学。但是我们的语文教材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,缺乏词汇表便是其中一项。教师也可以借此鼓励学生建立适合自己的词汇表,利用它来实施有计划的词汇教学。
3 结束语
由于笔者教学实践经验不足,理论水平有限,文中的内容和观点难免有疏漏和片面,所提出的词汇教学优化策略也不够完善,无法将每一个方法都指出具体的操作要点,仅作思路以供参考。
参考文献:
[1]王芳.寻找语文教学的源头一重视词汇教学[J].教育教学研究,2011(05).
[2]杨海霞.中学语文词汇教学漫谈[J].中学语文,2010(04).